正體 簡體
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 本篇主題:肝癌
新增回覆
[quote]引用linda的文章: 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以三十五歲以上成年人為主,尤以男性居多。最早期的肝癌幾乎沒有症狀,這也是大部份癌症的通性。肝癌病人最常出現的症狀有腹部飽漲、胃口不佳、容易疲累、噁心與嘔吐,上腹部疼痛、腫塊,令人扼腕的是,病人在察覺硬塊和不舒服症狀時,絕大多數已轉為末期,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存活時間通常不超過半年。但這些症狀都不是肝癌特有的,有了症狀應請教醫師並接受詳細的檢查,千萬不可亂投偏方,而延誤病情。 初期肝癌症狀不明顯,必須借助血清甲型胎兒蛋白檢查,和超音波肝臟掃描,再進一步對檢查陽性者作血管攝影,電腦斷層攝影及肝穿刺細胞學檢查以確定診斷。至於高危險群以每隔三個月定期檢查一次,無症狀B型肝炎帶原者,目前以每隔六個月定期檢查一次為宜。 肝癌末期病人由於肝機能已經喪失,無法再發揮合成蛋白質功能,在體內蛋白質嚴重缺乏下,血管腔內外液壓無法保持平衡,會致使血管及淋巴管的液體外滲,形成腹水,病人從外表看來腹大如鼓、腫脹難受。 此外,病人由於肝門脈高壓,會促使水分往外流,有時只好循胃小彎的冠狀靜脈直逼到食道下面,侵蝕食道,形成食道靜脈瘤,破裂後會引起大出血、死亡。 肝癌 - 預防勝於治療 引致肝癌的原因 引致肝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肝炎病毒的感染,乙型和丙型病毒的慢性感染都會導致原發性肝炎,香港市民中,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佔百分之十,而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士,患肝癌的機會約為不帶肝炎病毒的同齡人士的三百倍,故所有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病者,應每六個月驗一次肝臟是否有癌症的發生。 黃曲霉毒素B1是動物肝癌最強的致癌劑,在華南進行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肝癌的流行可能和黃曲霉毒素污染有關,但並無直接的證據證明二者有因果之關係。 其他可能導致癌症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肝硬化病變、某些代謝性的先天性肝臟疾病、酒精性肝病、亞硝胺、農藥如有機氯類農藥和微量元素的積聚等。 原發性肝癌可分為兩種:4/5為肝細胞肝癌(Hepatocellolar Carcinoma),1/5為膽管細胞肝癌(Cholangio-Carcinoma),而後者的發生,可能與中國人常患的肝蟲:中華分枝睪吸蟲有關。 臨床表現 起病時往往並無症狀,往往都是在肝病隨訪中或體檢普查中應用甲胎蛋白(AFP)及超聲波檢查中偶然發現。一旦發現症狀,其病程大多已進入中晚期,不同階段的肝癌往往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肝臟的位置在我們的腹之右上部,一般在右邊的肋骨之下,而患肝癌者往往會有肝臟區之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鈍痛或脹痛,由癌腫迅速生長使肝周圍的膜繃緊所致。如腫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 肝癌的患者亦可有胃納減退,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和腹瀉等現象,而整個人亦會覺得乏力,消瘦,全身衰弱等。 如果肝癌發生了轉移的話,會產生轉移灶症狀,如轉移往肺、骨、腎上腺、胃、腹胸及胸,可出現各有關器官的症狀,如咳嗽、咯血、胸部積水、呼吸困難、背痛、癱瘓等。 偶然肝癌亦可產生其他的全身症狀。由於癌腫本身代謝異常或癌組織對機體發生各種影響引起的內分泌或代謝方面的症候群,例如低血糖症,就可能是異位分泌胰島素而引致。 患後期肝癌的病人,肝臟會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及邊緣呈不規則狀,常呈現結節。 有合併肝硬化與門靜高壓者可能有脾臟腫大,亦可有腹腔積水的現象。腹腔的液體多為草黃色或含血,可能是向肝臟表面浸潤的癌腫局部破潰糜爛而引致。 當癌腫廣泛浸潤肝臟時,可引起黃疸,亦可因侵犯肝內膽管或肝門淋巴結腫大壓迫膽道時,出現阻塞性黃疸。 診斷 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必須依靠採用血清AFP(甲胎蛋白)並輔以超聲顯像進行普查,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攜帶者,及其他高危人群的定期隨訪,早期肝癌的檢出率較高。 AFP是胎兒時期肝臟合成的一種胚胎蛋白,當成人肝細胞變癌後又會重新製造。某些肝炎、肝硬化、和少數消化道癌如胃癌、結腸癌、胰腺癌等轉移性肝癌亦可測得低濃度的AFP,故其測驗結果應與臨床結合才有意義。 肝癌的影像診斷學檢查是對了解肝癌的位置非常有意義的檢查方法,包括: 實時超聲波顯像 電腦斷層掃描(CT) 選擇性肝動脈造影 數字減影肝動脈造影(DSA) 磁共振掃描(MRI) 核素掃描 導向診斷 如在顯像檢驗中已發現可疑病灶的存在,而且在血清檢驗中有AFP明顯升高的現象,應作肝組織活檢或細胞學檢查。在超聲波或CT導引下做這些檢查可以準確地獲得2㎝直徑以下小肝癌的組織學診。 原發性肝癌應與下列的疾病相鑑別:繼發性肝癌、肝硬化、肝炎、肝膿腫其他肝臟的良性或惡性腫瘤等。 治療 傳統上,肝癌是極為難治的一種癌症,因為一般在診斷時肝癌已經相當後期,而且肝臟的血液供應豐富,在診斷時已在器官之內外作血源性轉移,導致治療上之困難。 隨著AFP和超聲波顯像用於普查導致更多的小肝癌被發現,治療小肝癌的成績實在令人鼓舞,而且外科手術亦有很長足的發展,非外科的療法亦已奠立了一定之地位,是肝癌治療近年來完全改觀的原因。手術治療:肝癌的治療仍以手術切除為首選,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對那些病變只局限於一葉或半肝,且無明顯症狀、腹水或遠處轉移的病人,手術治療是最佳的方法。但根治切除術後仍有相當高的復發率,故手術後仍應定期覆查AFP及超聲波檢查以監察復發。姑息性的外科治療:適用於較大的腫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區的癌腫,方法包括肝動脈結紮、肝動脈插管化療、冷凍、激光治療、微波治療等。化學治療:對於肝癌的化學藥物治療,歷來評價不高,但隨著新藥不斷面世,用法不斷改進,肝癌的化學治療已今非昔比了。最有效的藥物仍為阿霉素Adriamycin(ADM),但它的療效受其心臟毒性所限制,而新發展的衍生物表阿霉素(EADM)的副作用較少,故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其他化療藥物有:順鉑、5-FU、FT207,絲裂霉素,長春新鹼等。近年來給藥的方式亦有改變。60年代開始用肝動脈插管化療,能使肝臟獲得較高的藥物濃度,但插管需經剖腹手術。但此種灌注化療70年代開始有人開始使用經皮穿刺插管之方法,避免了剖腹的手術。肝動脈栓塞化療(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Hae):栓塞化療可使腫瘤壞死,若用於手術前,有可能因而減少手術導致的腫瘤播散。這種療法的基礎是阻斷進入腫瘤的血液供應,所用的栓塞劑為碘化油,它能栓塞0.05mm的小血管。藥物微球或微囊是新發展的化療栓塞劑,囊內含化療藥物,上有很多小孔,可供藥物逸出,這樣微囊有栓塞作用,亦同時有藥物作化療的作用,一舉兩得。放射治療:肝癌對放射線不甚敏感,在中國國內的研究顯示,利用特別的治療方案對治療肝癌的成績卻也不錯。近年來發展了用微囊載放射性小球栓塞血管,用以作放射性治療的用途,但成績仍未得以確定。經皮穿刺酒精注射療法。生物反應調節劑治療:干擾素和白介素--2治療肝癌有一定之療效。有報道用大劑量干擾素並加用阿霉素治療肝癌取得滿意的療效。新的療法有使用LK細胞治療肝癌,是未來治療的一個新的希望。 導向治療:這也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親腫瘤物質為載體,將具有殺傷腫瘤細胞能力的「彈頭」運載到腫瘤組織中發揮治癌的作用。 內分泌治療:因為某些肝癌含有黃體酮受體、雌激素受體或雄激素受體,故有人使用了各種抗性激素的藥物去治療肝癌,但療效仍有待進一步的證實。 總結 肝癌是極為嚴重的肝臟疾病,治療的效果雖然有了改善,但治愈仍只佔少數,肝癌的非手術療法,以目前的水平而論,尚難望達到根治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仍為預防。乙型肝炎的免疫注射將會令肝癌的發病率在下世紀大減。但對那些已攜帶病毒的人而言,如果亦有慢性肝炎的話,現時已有藥物治療方案在測試之中。 肝癌的可能發病原因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