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歡迎您!   會員登入


 回主頁  →    重大特殊疾病區  本篇主題:肝癌



 
上一篇[ 淋巴癌 ] 下一篇[ 皮膚癌 ]

    [分享]    肝癌

    linda   發表於 2007/7/5 2:17:06



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以三十五歲以上成年人為主,尤以男性居多。最早期的肝癌幾乎沒有症狀,這也是大部份癌症的通性。肝癌病人最常出現的症狀有腹部飽漲、胃口不佳、容易疲累、噁心與嘔吐,上腹部疼痛、腫塊,令人扼腕的是,病人在察覺硬塊和不舒服症狀時,絕大多數已轉為末期,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存活時間通常不超過半年。但這些症狀都不是肝癌特有的,有了症狀應請教醫師並接受詳細的檢查,千萬不可亂投偏方,而延誤病情。 初期肝癌症狀不明顯,必須借助血清甲型胎兒蛋白檢查,和超音波肝臟掃描,再進一步對檢查陽性者作血管攝影,電腦斷層攝影及肝穿刺細胞學檢查以確定診斷。至於高危險群以每隔三個月定期檢查一次,無症狀B型肝炎帶原者,目前以每隔六個月定期檢查一次為宜。 肝癌末期病人由於肝機能已經喪失,無法再發揮合成蛋白質功能,在體內蛋白質嚴重缺乏下,血管腔內外液壓無法保持平衡,會致使血管及淋巴管的液體外滲,形成腹水,病人從外表看來腹大如鼓、腫脹難受。 此外,病人由於肝門脈高壓,會促使水分往外流,有時只好循胃小彎的冠狀靜脈直逼到食道下面,侵蝕食道,形成食道靜脈瘤,破裂後會引起大出血、死亡。 肝癌 - 預防勝於治療 引致肝癌的原因 引致肝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肝炎病毒的感染,乙型和丙型病毒的慢性感染都會導致原發性肝炎,香港市民中,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佔百分之十,而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士,患肝癌的機會約為不帶肝炎病毒的同齡人士的三百倍,故所有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病者,應每六個月驗一次肝臟是否有癌症的發生。 黃曲霉毒素B1是動物肝癌最強的致癌劑,在華南進行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肝癌的流行可能和黃曲霉毒素污染有關,但並無直接的證據證明二者有因果之關係。 其他可能導致癌症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肝硬化病變、某些代謝性的先天性肝臟疾病、酒精性肝病、亞硝胺、農藥如有機氯類農藥和微量元素的積聚等。 原發性肝癌可分為兩種:4/5為肝細胞肝癌(Hepatocellolar Carcinoma),1/5為膽管細胞肝癌(Cholangio-Carcinoma),而後者的發生,可能與中國人常患的肝蟲:中華分枝睪吸蟲有關。 臨床表現 起病時往往並無症狀,往往都是在肝病隨訪中或體檢普查中應用甲胎蛋白(AFP)及超聲波檢查中偶然發現。一旦發現症狀,其病程大多已進入中晚期,不同階段的肝癌往往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肝臟的位置在我們的腹之右上部,一般在右邊的肋骨之下,而患肝癌者往往會有肝臟區之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鈍痛或脹痛,由癌腫迅速生長使肝周圍的膜繃緊所致。如腫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 肝癌的患者亦可有胃納減退,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和腹瀉等現象,而整個人亦會覺得乏力,消瘦,全身衰弱等。 如果肝癌發生了轉移的話,會產生轉移灶症狀,如轉移往肺、骨、腎上腺、胃、腹胸及胸,可出現各有關器官的症狀,如咳嗽、咯血、胸部積水、呼吸困難、背痛、癱瘓等。 偶然肝癌亦可產生其他的全身症狀。由於癌腫本身代謝異常或癌組織對機體發生各種影響引起的內分泌或代謝方面的症候群,例如低血糖症,就可能是異位分泌胰島素而引致。 患後期肝癌的病人,肝臟會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及邊緣呈不規則狀,常呈現結節。 有合併肝硬化與門靜高壓者可能有脾臟腫大,亦可有腹腔積水的現象。腹腔的液體多為草黃色或含血,可能是向肝臟表面浸潤的癌腫局部破潰糜爛而引致。 當癌腫廣泛浸潤肝臟時,可引起黃疸,亦可因侵犯肝內膽管或肝門淋巴結腫大壓迫膽道時,出現阻塞性黃疸。 診斷 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必須依靠採用血清AFP(甲胎蛋白)並輔以超聲顯像進行普查,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攜帶者,及其他高危人群的定期隨訪,早期肝癌的檢出率較高。 AFP是胎兒時期肝臟合成的一種胚胎蛋白,當成人肝細胞變癌後又會重新製造。某些肝炎、肝硬化、和少數消化道癌如胃癌、結腸癌、胰腺癌等轉移性肝癌亦可測得低濃度的AFP,故其測驗結果應與臨床結合才有意義。 肝癌的影像診斷學檢查是對了解肝癌的位置非常有意義的檢查方法,包括: 實時超聲波顯像 電腦斷層掃描(CT) 選擇性肝動脈造影 數字減影肝動脈造影(DSA) 磁共振掃描(MRI) 核素掃描 導向診斷 如在顯像檢驗中已發現可疑病灶的存在,而且在血清檢驗中有AFP明顯升高的現象,應作肝組織活檢或細胞學檢查。在超聲波或CT導引下做這些檢查可以準確地獲得2㎝直徑以下小肝癌的組織學診。 原發性肝癌應與下列的疾病相鑑別:繼發性肝癌、肝硬化、肝炎、肝膿腫其他肝臟的良性或惡性腫瘤等。 治療 傳統上,肝癌是極為難治的一種癌症,因為一般在診斷時肝癌已經相當後期,而且肝臟的血液供應豐富,在診斷時已在器官之內外作血源性轉移,導致治療上之困難。 隨著AFP和超聲波顯像用於普查導致更多的小肝癌被發現,治療小肝癌的成績實在令人鼓舞,而且外科手術亦有很長足的發展,非外科的療法亦已奠立了一定之地位,是肝癌治療近年來完全改觀的原因。手術治療:肝癌的治療仍以手術切除為首選,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對那些病變只局限於一葉或半肝,且無明顯症狀、腹水或遠處轉移的病人,手術治療是最佳的方法。但根治切除術後仍有相當高的復發率,故手術後仍應定期覆查AFP及超聲波檢查以監察復發。姑息性的外科治療:適用於較大的腫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區的癌腫,方法包括肝動脈結紮、肝動脈插管化療、冷凍、激光治療、微波治療等。化學治療:對於肝癌的化學藥物治療,歷來評價不高,但隨著新藥不斷面世,用法不斷改進,肝癌的化學治療已今非昔比了。最有效的藥物仍為阿霉素Adriamycin(ADM),但它的療效受其心臟毒性所限制,而新發展的衍生物表阿霉素(EADM)的副作用較少,故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其他化療藥物有:順鉑、5-FU、FT207,絲裂霉素,長春新鹼等。近年來給藥的方式亦有改變。60年代開始用肝動脈插管化療,能使肝臟獲得較高的藥物濃度,但插管需經剖腹手術。但此種灌注化療70年代開始有人開始使用經皮穿刺插管之方法,避免了剖腹的手術。肝動脈栓塞化療(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Hae):栓塞化療可使腫瘤壞死,若用於手術前,有可能因而減少手術導致的腫瘤播散。這種療法的基礎是阻斷進入腫瘤的血液供應,所用的栓塞劑為碘化油,它能栓塞0.05mm的小血管。藥物微球或微囊是新發展的化療栓塞劑,囊內含化療藥物,上有很多小孔,可供藥物逸出,這樣微囊有栓塞作用,亦同時有藥物作化療的作用,一舉兩得。放射治療:肝癌對放射線不甚敏感,在中國國內的研究顯示,利用特別的治療方案對治療肝癌的成績卻也不錯。近年來發展了用微囊載放射性小球栓塞血管,用以作放射性治療的用途,但成績仍未得以確定。經皮穿刺酒精注射療法。生物反應調節劑治療:干擾素和白介素--2治療肝癌有一定之療效。有報道用大劑量干擾素並加用阿霉素治療肝癌取得滿意的療效。新的療法有使用LK細胞治療肝癌,是未來治療的一個新的希望。 導向治療:這也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親腫瘤物質為載體,將具有殺傷腫瘤細胞能力的「彈頭」運載到腫瘤組織中發揮治癌的作用。 內分泌治療:因為某些肝癌含有黃體酮受體、雌激素受體或雄激素受體,故有人使用了各種抗性激素的藥物去治療肝癌,但療效仍有待進一步的證實。 總結 肝癌是極為嚴重的肝臟疾病,治療的效果雖然有了改善,但治愈仍只佔少數,肝癌的非手術療法,以目前的水平而論,尚難望達到根治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仍為預防。乙型肝炎的免疫注射將會令肝癌的發病率在下世紀大減。但對那些已攜帶病毒的人而言,如果亦有慢性肝炎的話,現時已有藥物治療方案在測試之中。 肝癌的可能發病原因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linda  回覆於  2007/7/5 2:17:33



肝癌真正的成因和其他癌症一樣尚未十分明瞭,但下列五點是目前公認最有關係的﹕ B型肝炎病毒: 台灣是世界上有名的B型肝炎盛行區,B型肝炎帶原者約佔15∼20%;且B型肝炎病毒證實可崁入肝細胞核內,可能造成細胞的變性,而形成日後的肝癌。肝癌患者中,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佔80∼90%,且其家屬帶原率及肝癌之發生率亦比一般人高。 C型肝炎病毒: C型肝炎的感染也是肝癌的一項危險因子。台灣地區約有30萬C型肝炎帶原者,肝癌患者中,高達50∼70%患者併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硬化: 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先兆,也可能是造成肝癌之原因,任何原因造成肝硬化之後均有機會變化成肝癌。 肝毒性物質: 能使肝臟受損之毒性物質,其中最具代表性是由徽菌所產生的黃麴毒素。本省由於溫度高、濕度大,徽菌易滋生,而食物中如稻米、玉米、花生等,是較易被徽菌污染而產生黃麴毒素。 其他因素: 免疫機轉的缺損、營養不良、感染、長期酗酒、服用過量藥物如類固醇、荷爾蒙、動情素及先天性新陳代謝之缺陷等,亦有報告和肝癌有關。 肝癌的臨床表徵及診斷方法 1.無特殊臨床症狀型: 大部份的小型肝癌在被診斷時幾乎都沒有特殊的臨床症狀,或只是輕微的易倦怠、上腹部不舒服,同樣的,有少部份的大型肝癌雖然腫瘤很大,但臨床上病人也可以沒有特別的臨床症狀存在。 2.明顯型: 患者甚至可自己摸到腹部腫塊,且常併有倦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3.肝硬化型: 大多有長期的慢性肝炎史或早已被診斷為肝硬化,突然在短期內病情惡化,如黃疸 加深、產生腹水等。 4.其他的臨床表徵: 病人有肝炎病史而出現類似急性肝炎的黃疸、噁心之後,才被診斷;或是因肝癌太大,破裂出血導致急性腹痛;或腫瘤太大造成阻塞性黃疸,才被確定診斷;也可因肝癌轉移出去的器官產生了症狀,如肺部會呼吸因難、骨頭會疼痛,之後才被發現有肝癌;剩下相當少數的病例可以生前沒有症狀,而是在死後屍體解剖時才被發現。 肝癌的診斷方法 1.理學檢查: 肉眼可見或以手可摸到腫大的肝臟,或其他肝硬化的現象。 2.實驗室檢查: 生化方面有SGOT(AST), SGPT(ALT),Albumin, Total Bilirubin, Cholesteral,vGT,Alkaline phosphatase等。另外血清中a胎兒球蛋白(AFP)亦可作為肝癌標記之一。其他如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C型肝炎抗體(Anti-HCV)在肝炎標記的診斷上相當有幫助。 3.影像學方面的檢查: 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首推腹部超音波檢查,不僅方便、經濟且不會有痛苦,同時目前對小型肝癌(小於3公分)已有良好的診出率,是最佳的篩檢工具。其他尚有電腦斷層掃瞄、核磁共振掃瞄、核子醫學同位素檢查、血管攝影及肝切片等各種不同的方法。 治療方法 首先要能面對自己的病情,然後找一位專科醫師,特別是腸胃科(肝膽科)專科醫師,好好的追蹤治療。有時候病人是以表現出肝硬化的併發症,如腹水、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肝昏迷等,我們的治療目標也是在預防這些併發症的產生。 肝癌本身目前主要是以手術切除為主,其他方法包括肝動脈栓塞法、酒精注射法、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肝臟移植等等,但效果有限。 肝癌的預防 肝癌不但死亡率高,預後奇差,病因複雜,症狀又不特異,可謂極其「狡滑」,目前醫界預防唯一的方法仍只有從「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著手。 對下列的人而言,包括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帶原者,慢性B型或C型肝炎病人,肝硬化病人,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最好每半年做血清α胎兒球蛋白、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的檢查,來尋找小型的肝癌,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就未感染B型肝炎的人而言,則建議接受疫苗的接種。 最後建議不管任何人都應避免不必要的打針、輸血,服用過量藥物如類固醇、荷爾蒙動情素,戒煙、少喝酒,避免攝食不新鮮的或發霉的穀類、豆類。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linda  回覆於  2007/7/5 2:36:32



肝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由於肝癌在早期階段幾乎感覺不到任何的不適,常會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肝癌是台灣地區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一位,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慢性B型肝炎及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是肝癌發生的最重要原因,此外,環境中的致癌物質(如食用被環境污染的食物)、酗酒及亂服成藥及成分不明的中藥,以及男女兩性荷爾蒙的差異,都可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肝臟的構造與功能 肝臟位於人體的右上腹腔內,橫膈膜的下方,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肝臟外觀上看起來分為左右兩葉,其中右葉較大,約佔肝的五分之三。肝葉由許多肝小葉所構成,成人的肝重量約為1.2公斤。肝臟和食道、胃,一部分的小腸及大腸、胰臟的頭部並列。因為與肝臟並列的器官不少,所以當肝臟有問題時,症狀並不容易引起病人的警覺。正常成人的肝臟可以切除百分之八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 肝臟的重要的功能,包括:解毒作用、葡萄糖的產生及貯存、進行營養物的代謝反應、製造膽汁、製造人體內的抗凝劑及血漿蛋白、吞噬已破壞的紅血球、白血球及細菌等。 症狀 肝癌在早期階段是沒有症狀的,幾乎感覺不到任何的不適,常會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一旦症狀有出現,如右上腹疼痛、肝臟腫大、倦怠、厭食、體重減輕、黃疸等等。 診斷 一般從有症狀出現到死亡平均只有三至六個月,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可以延長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檢查項目包括: 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有發炎,但是不能顯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肝功能檢查,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GOT、GPT)。正常值一般都會在40單位以下。肝細胞若有發炎、壞死,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就會跑到血液中,因此檢測值就會升高。GOT、GPT並不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但即使是已經罹患肝硬化或是肝癌,這些檢查還是可能正常,所以只有肝功能檢查是不夠的。要徹底檢查出早期的肝癌,還要再做血中甲型胎兒蛋白與超音波檢查才夠。 血中甲型胎兒蛋白(AFP) 抽血檢查血中甲型胎兒蛋白,是檢查出早期肝癌的好方法一,甲型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出生後就消失。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肝癌病人又有這種分泌功能,所以甲型胎兒蛋白值會升高。一般正常值小於20ng/ml。如果血中甲型胎兒蛋白超過400ng/ml以上時,約有90%以上可以確定是肝癌。不過約1/3的小型肝癌病人,甲型胎兒蛋白值正常,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 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可以透視肝臟和其他器官。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約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一般來說,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約需4∼6個月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6個月後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一般約有 1/3的小型肝癌患者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正常,少數肝癌因肝癌與正常肝組織之回音相同而超音波不易偵測,因此二者缺一不可。 電腦斷層攝影(CT) 電腦斷層攝影可以提供腫瘤正確的位置、周圍器官的相互係、有無淋巴結的轉移,可讓醫師作為極佳的參考,對治療方式的選擇有所助益。但電腦斷層攝影只能作橫切面,再加上病人呼吸的響,故就小型肝癌而言,有時電腦斷層攝影反而照不出來有較大失誤率,不適合作為第一線檢查,但可作為輔助診斷的工具。 血管X光顯影術(angiography) 常簡稱為「血管攝影」。血管攝影需注射顯影劑,有侵襲性,經由血管攝影可以清楚的顯示,供給肝癌營養的血管有無異常?門靜脈有無栓塞?可對外科手術提供許多實質的診斷幫助。 切片檢查(biopsy) 要診斷肝癌,最可靠的根據就是切片結果,若沒有切片結果證明,所有的臨床檢驗只能說可能是肝癌罷了。





   發表主題 回覆主題

 1  頁    目前  1      前往:  輸入數字按Enter

王師父專業牆壁切孔鑽孔引孔工程服務
台北鑽孔切割 三重鑽孔切割
板橋鑽孔切割 新莊鑽孔切割
牆壁鑽孔切割,牆面引孔鑽孔,地板鑽孔切割

[推薦評價好店] - 4C快修連鎖門市 專業維修買賣-筆電+手機+電腦+Iphone+Ipad
新北汐止店 (02) 7751-9182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22號
新北板橋店 (02) 8257-3990
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10號
桃園大溪店 (03) 387-4353
桃園市大溪區中華路210號
台中市區店 (04) 2201-1289
台中市中區台中路140號


   台灣醫療論壇 回頂端
自適應網頁範本


連結優良資訊入口網 本站入圍衛生署95年度優良健康資訊網站 台灣醫療網 © 2006 Taiwa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IE5.0以上之瀏覽器 解析1024*768 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全站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